张俊涛

f48b685a8879d887147a2742867bee5

张俊涛,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为了对父亲的一句承诺,张俊涛放弃公司高管优渥的待遇,以公益性的传承传播,走上了一条把中国传统彩灯文化“汴京灯笼张” 薪火相传的发展之路。

根源于古都开封、有据可考的“汴京灯笼张”到张俊涛父亲张金汉这一代,已经是二百多年文脉、六代人的传承。父亲张金汉一生研究恢复制作出宋代走马灯等一批久已失传的传统彩灯,使彩灯这一传统的技艺有了新的生命力 ,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8年,“汴京灯笼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张金汉先生离世之前,他留给张俊涛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把汴京灯笼张技艺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群众”。张俊涛含泪答应了父亲的嘱托,决心把“汴京灯笼张”的传统文化技艺继承下去。

诺许下了,就是诚信立下了,就是重如山岳,就是道义和责任。于是,他辞去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分公司财务部经理的高薪岗位,走上了中国彩灯文化的公益传承之路,开启了文化公益行动的十余年的坚守。

他牢记父亲的家训:“从这项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起,就不仅仅是我家的了,而是国家的、大家的了”。他说服家人,把百年祖宅改建成了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两层小楼,八个展厅,传统灯笼、五谷丰灯、微型灯、万眼萝灯、走马灯……数十个种类上百种灯笼,组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的彩灯世界。

从2011年6月开馆时起,十几年来,张俊涛始终坚持着展览馆的免费开放、免费讲解和免费赠送传统纸玩具的“三免”活动。曾经有人以每年20万元的租金,租用展览馆用于经营活动,但张俊涛不为所动,执意敞开大门向社会开放。开馆以来,只要有时间,他就在展馆内担任义务讲解,受众包括了清华大学等两百多所大学的数万名学生。而展馆内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彩灯艺术,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爱好者,共有20余万人次慕名而至。曾有一位早年定居美国的老先生,为寻找儿时记忆里的花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汴京灯笼张展览馆,当他看到满屋的花灯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就是我儿时的记忆……”。

“提灯笼,逛灯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首流传在开封的古老的歌谣,包含着一个人童年时期对灯笼的最美好的记忆。而对张俊涛来说,这句话却给了他最深的启发。于是,以传授制作“人生第一盏灯笼”做起,多年来他的身影屡屡出现在各大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上。在SOS儿童村,他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学习传统灯笼制作技艺,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节庆期间的展览厅,他免费提供制作材料,孩子们手中的第一盏自己做的彩灯被张俊涛点亮。多年来,他举办进校园、进社区等免费制作体验活动500多场次,把传统技艺中所蕴含的历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知识和技能送到人们身边,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俊涛义无反顾,默默前行。2017年,张俊涛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传播中国传统彩灯文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成都非遗节到农民丰收节、深圳文博会、大运河博览会、故宫香港展,张俊涛在各个展台上努力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气象。他还登上了央视《我有传家宝》节目,讲述彩灯中的中国故事、开封故事。作为民间艺人代表,他还连续2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的舞台。他的事迹,也屡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

不仅吸引着国人的眼球,也越来越受到外国友人的关注。2018年2月,张俊涛作为文化使者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卡莱尔、利兹和谢菲尔德等多个城市举办汴京灯笼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2月,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大使馆欢乐春节活动;2019年3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朗大使馆举办的欢乐春节暨伊朗诺鲁兹节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各地的活动中,张俊涛以民间艺人的淳朴和热情,通过汴京灯笼这一载体,用展示、宣讲、体验、联谊等方式把中国文化的广博和友善传递给各国人民,把源自中国传统的彩灯艺术,点亮世界各地的夜空。

保持传统必不可少,实现创新势在必行。用传统元素、传统工艺、传统符号来表现现代生活,是张俊涛一直所关注并努力的方向。多年来,他遍历各地的博物馆、传承地,搜集古籍资料,研究整理汴京灯笼文化的起源与传承,着手古代花灯文化的研究复原工作;先后搜罗了数万张木雕、木版年画、蓝印花布以及各种老家具物件等,采集、整理搜集遗存在民间的各种传统纹样素材。截止目前,已提取传统纹样图片一千万张,他自行设计、编印的《中华传统纹样藏品库印染图案分册》、《木雕花板分册》、《屏窗图案分册》、《门照罩图案分册》等成果,将免费提供给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设计、研究机构所用。

只是为了对父亲的一声承诺,更是为了传扬中国非遗文化的诚信如金。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为己任,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坚守在这座古色古香的“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任光阴更迭,岁月轮回,哪怕穷尽家资,耗费一生,张俊涛也要守着祖辈的心血,传承着关于灯笼的非遗文化,讲述着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他的精神,就像开封民间一盏光彩夺目的彩灯,煜煜闪烁在古都开封的寻常巷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