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爱心书屋

一、背景与宗旨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于2013年成立,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美无形、大爱无疆,引领公益、践行社会”为宗旨,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正能量,在扶贫、助学、助残、环保等领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逐渐发展成为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面旗帜。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发现,有的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即使有图书室的学校,里面的书籍大多也极为陈旧或者不适合学生阅读,加上管理中的问题,最终导致乡村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受到很大制约。而在城市,随着孩子的成长,每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藏书闲置。如何构建平台让书籍流动起来,给乡村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成为志愿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经过广泛的调查、讨论研究,协会决定成立“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组,号召城市爱心人士将家中闲置的课外书捐献出来,为乡村学校援建“星火燎原”爱心书屋,构建智力扶贫新平台、助力乡村儿童学习成长。

二、经验做法

一是紧贴乡村实际“大胆创新实践”、逐步规范管理。从2014年以来,“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在协会项目组的具体实施下,以筹建乡村学校图书室为目的,按照“准备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成熟运行一个” 的理念,边走访调查掌握学校情况、边开展活动募集书籍,从掌握贫困乡村学校线索到形成筹建书屋考察报告,从协会评估会审确定到书籍挑选配送,从开展各种读书激励保障活动到每半年更换书籍,紧贴乡村学校需求及儿童需要,随时调整书籍内容及运行方法,逐步形成了“考察-评估-实施-保障-回访-完善”的规范运行模式。至目前为止,项目组由最初的5人发展的现在的68人,不定期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超过200多人,在开封市祥符区、兰考县、尉氏县、杞县、通许县的农村小学建立“星火燎原”爱心书屋21个,直接受益学生累计超过10000人。

二是紧贴儿童需求“培养时代新人”、逐步丰富内容。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文件“聚焦青少年”的精神引领,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及十九大胜利召开等重大节庆,以培养乡村儿童阅读兴趣为目的,在“星火燎原”爱心书屋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阅读笔记评选、诗词朗读及各种配套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了“童心向党说”、“感恩母亲节”、“我最喜欢的书”等征文比赛,让孩子们在学习求知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到的温暖,用自己的行动体验参与的快乐,有效带动了阅读热情。同时组织组织孩子们轮值参与图书借阅、整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图书管理的活动中,把“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打造成全面提升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的平台。邀请国学老师为孩子们带去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文化礼仪,教育孩子们从小要知书达理,尊敬老师、感恩父母、团结同学;特聘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课,消除孩子们的各类心理问题。项目运行五年来,共收到乡村儿童读书心得、各类征文作品近6000幅,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知识面明显扩大、写作水平显著提高、价值追求日趋多元。

三是紧贴社会形势“整合区域资源”、逐步提升品质。“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组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坚持以品质为主,不断整合资源、联合更多的机关学校、公益团体走进乡村学校开展活动。开封日报报业集团连续多年举办“捐一本书,献一份爱”大型捐书活动,所收书籍全部支持“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协会“女童保护”项目组联合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防性侵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如何爱护自己;与市“红豹救援队”联合开展安全知识活动,从紧急逃生到心肺复苏,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到现场模拟,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应急安全知识。仅2019年,项目组常态开展图书置换与阅读评比的同时,还开展女童保护防性侵授课8次,季节性安全知识培训16次,传统文化、红色故事、国学教育18节,平均每周开展一次课外专题教育活动,爱心书屋项目逐步成为所在乡村儿童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活动效果

“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活动的开展,即使城市爱心人士家中闲置的图书再利用,又解决了乡村孩子课外书匮乏的情况,更为主要的是孩子们的人际沟通、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趋丰富。

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后,改变了以往的回家时买玩具买衣服,改为买书买资料,甚至有的家长积极返乡寻求工作与创业,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成立乡村志愿服务队,带领孩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有的城市社区看到了项目组的专业服务,邀请项目组到社区挂牌建站开展活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们读报纸,教老人们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组织老人们为社区孩子讲革命历史、光荣传统,既让老人们学习娱乐,又能发挥余热服务社区。

在项目组全体志愿者的努力下,“星火燎原”爱心书屋项目2019年5月项目组荣获开封市顺河区少先队优秀校外辅导大队称号、2018年12月荣获由团中央发起的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三星级志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