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河南大学法学院建立,主体由法律诊所与法律服务中心组成。其中,法律诊所是法学院模仿社区医院形式成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由河南大学法学院兼具理论功底与公益精神的老师与学生组成,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及开展义诊活动。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于1990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法律援助学生社团之一,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具体案件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义务法律援助活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河南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始终热衷于法律援助事业,积极主动引导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法律援助队伍。
河南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动:第一是在“3.15”“12.4”等法治宣传日期,围绕相关主题在河南大学、金明广场、开封西湖、铁塔公园等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第二是法律进社区,工作站坚持每月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赴河南大学周边的仁和、苹果园、延寿寺、维也纳等社区,围绕百姓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义务咨询;第三是法律下乡村,每年暑假都组织多个实践团队赴郑州、开封、洛阳、驻马店、平顶山、信阳等地农村,通过主题宣讲、资料发放、模拟法庭、义务咨询等多种形式送法下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与好评。
法律援助工作站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在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贡献力量,形成了多项研究成果。学院教师姚显森、刘夏积极参加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先后于2013年、2016年赴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与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挂职。河南大学法学院从2011年起主办报纸《河大法律人》进行普法宣传与理论研究,并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报道,是法律援助工作站的重要理论宣传阵地。该报纸迄今已持续出版近200期,在学校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三年来,河南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先后接待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办理、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发放普法宣传材料数千份,化解了大量社会纠纷,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构建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10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在河南省法学会会长刘满仓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河南大学参观视察“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成果,观看了“方圆”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的授旗仪式,对河南大学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与鼓励。